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殿勇 周晓荷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穆黎明
走进新乡市红旗区渠东街道新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综治中心,温馨氛围扑面而来:水吧、布艺沙发、报刊读物……这里WIFI免费、充电免费,还备有针线、雨伞、打气筒、老花镜等小物件以备不时之需,不仅是群众遇事的说理之处,还是满足大家所需所盼的温馨港湾。
小小一间房,折射着新乡市红旗区基层治理求实为民的鲜明价值取向。基层治理的成色,藏在老百姓的幸福感中,把服务做在群众心坎上,基层善治就有了坚实的根基。
红旗区是新乡市的主城区和核心区。2024年,该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近日走进红旗区,探寻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秘诀,记者观察到,这样的成绩单背后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持续探索。这里集中着60万常住人口、5.5万户市场主体、5所高校,既拥有传统行政村又有现代化社区,矛盾主体及类型复杂多样,基层治理的责任大、难度大。
在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中,新乡市红旗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用基层善治的密钥打开了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之门。
聚焦群众需求,擦亮治理成色
5月6日,新东社区“暖心驿站”,一位外卖小哥正在短暂休憩。用微波炉加热餐食、灌了两大瓶矿泉水,他精神饱满地继续工作。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在红旗区蓬勃发展,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大幅增加。为了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红旗区建设“暖心驿站”38个、推动“党群服务+街坊中心”全覆盖,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饭菜加热、休息充电等“16+N”特色服务。
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红旗区探索诸多基层治理好方法。
在洪门社区,有支自治“红色物业”团队,推选“红色楼栋长”,负责走访巡查收集物业问题,妥善解决了充电桩安装、楼顶防水维修、楼道清洁等居民关切的问题。区委组织部大力实施“支部建在小区”,在全市率先成立300个小区党支部,创新提出红色物业企业“五好”创建标准和“244”运作机制,累计收集社情民意一万余条,解决矛盾纠纷3000余件。
新东社区辖区庭院老旧小区较多,公共环境曾经一度较差,因生活噪声、垃圾处理等引发的邻里摩擦也比较多。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在小区内找到能人、热心人成立小区物管会,依托社区“暖新说事吧”,每周见面会商,让大家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楼栋的事在楼栋议、小区的事在小区议,健全了“小事直办、大事商办、难事联办”机制,时间长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社区越来越好了。
走进小店镇殷庄村居民委员会,一个红色的“家”字很是醒目。当天村里举办饺子宴,邀请村里70岁老人免费来吃。“饺子好吃也热闹,高兴、高兴!”村民乐得合不拢嘴。小店镇抓好“一老一少一青壮”关键群体,打造小店镇“青苗课堂”、刘景屯村“国学讲堂”、殷庄村“孝老敬老饺子宴”、王连屯村“读书吧!少年”等文化活动品牌,征求群众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吹起基层治理文明新风。
这些基层治理好做法,得益于建强了基层党组织堡垒。新乡市红旗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的主线,持续推进“五基四化”,为努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强综治中心,解开治理疙瘩
4月30日,家住新乡市红旗区的老李走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要为自己遇到的4S店修车以次充好的事儿讨要说法。
“同志,先坐,别着急,‘交通运输纠纷’窗口的工作人员会全程帮您。”引导人员安抚老李。在“交通运输纠纷”窗口,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耐心答疑并承诺:“您放心,这事儿我们肯定会跟到底。另外,我们旁边就是‘法律服务’窗口,建议您也去咨询一下……”
与工作人员沟通了十几分钟,老李心情由阴转晴。“本来觉得办事难,没想到这么快,你们的服务细致周到!”他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在红旗区综治中心采访时偶遇的这件事,是该中心入口处“只跑1地”四个字的生动诠释。
四年前的冬天,新乡市首家城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红旗区成立,给群众办事送来了冬日的温暖。该中心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检察服务、诉前调解等10个平台,由司法、人社等12家单位常驻,教体、市场监管等12家单位轮驻,形成了一中心集成、一站式办理、一体化联动的“111”一站式化解纠纷模式,将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多调联动、多元化解、全时受理、全程跟进。
红旗区构建三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过滤体系,村(社区)、镇(街道)综治中心逐级审核上报疑难矛盾纠纷,区综治中心发挥区级资源力量聚集特点,创新“阳光调解会”着力化解全区重大疑难案件。
小店镇矛盾纠纷红黄蓝分类调处法、文化街街道133校园纠纷化解工作法等一批典型经验在实践中诞生;“牛姐工作室”“红昌说事”等32个个人品牌调解室帮助群众既打开事结又解开心结;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学会工作站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联合辖区20余家律所开展“法律服务扫街”活动;村(社区)主任、民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等网格力量充分发挥,成为了群众身边政策宣传者、民意采集者、矛盾调解者,全区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高。
2024年全年,改区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5025批次,提供法律咨询1189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43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86件,化解了向阳街道新老物业资产管理纠纷案等疑难积案20余件,为群众追回损失780余万元。
创新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通过视频影像叠加无人机空中巡航巡查,红旗区的治安防控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在新乡市红旗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指着指挥中心屏幕说。
透过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平台,红旗区建成了线上可流转、流程可追溯、进度可感知、数据可分析的矛盾纠纷全周期管理平台。
群众诉求一键直达、网格回应高效及时、部门协同处置顺畅……如今,红旗区已建成了城市综合管理平台——5G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
在运营中心大屏幕上,数字不停跃动。作为城市的智慧大脑,该中心具备一网统管的业务能力,涵盖基层治理、民生诉求办理、城市安全、防汛监测、智慧消防、智慧教育、智慧市场监管、智慧小区等多个领域,不仅依托12345热线渠道接收群众诉求,并按照精细化派单目录精准分类、精准派单,及时、准确地把群众诉求转至对口的职能部门。
红旗区还整合了“双同双提”信箱、“旗心办”小程序、智慧城市“随手拍”等10个民生诉求反映渠道,归并各渠道入口,设置“一码便民”民生诉求受理二维码,实现群众诉求“一码通”,打造民情全面感知、协同高效处置、智能分析预警、纪委全程督办的民生诉求“未诉先办”平台,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从“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未诉先办”平台汇集各类民生诉求59885条。2024年该区平台民生诉求事项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7.21%。今年一季度,群众诉求量环比降低5.71%;及时响应率100%,同比提高0.01%。
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希望检察机关把为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郭建华(右二)代表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杜良镇与检察官一起在该镇农耕文化博物馆调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对耕地保护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坚守耕地红线,把饭碗端得更稳。”……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
2025-05-07 14:00:00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殿勇 周晓荷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穆黎明走进新乡市红旗区渠东街道新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综治中心,温馨氛围扑面而来:水吧、布艺沙发、报刊读物……这里WIFI免费、充电免费,还备有针线、雨伞、打气筒、老花镜等小物件以备不时之需,不仅是群众遇事的说理之处,还是满足大家所需所盼的温
2025-05-07 09:13:00安徽:办好民生实事 提升幸福“温度” 今年以来,安徽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全力推进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努力把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家住合肥市肥东县众新社区的居民窦思强正在张罗午饭,水龙头一拧,清澈的自来水流淌而出。一个月前,他们用的自来水
2025-05-07 08:00:00本报讯(记者 李涛)游客骑行,不慎摔倒,走进附近的社区驿站寻求帮助,得到很好的照顾。这是5月5日发生在街头的一幕。暖心的举动,感动了外来的游客。 成都游客侯欣欣来太原后,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街头巷尾。当日下午3点多,她经过后北屯街,由于单手拿着手机拍照,失去平衡摔倒在地。爬起来后发现,左膝盖擦破,手
2025-05-06 21:26:00图为嘉节社区爱心餐发放现场图为志愿者在帮旅客拎行李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一些社区通过开展运动会、送爱心午餐、开设民生集市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一场场男女老少居民参与的节日活动,交织出一幅活力四射的民生画卷,节日内涵在双向奔赴的温情中愈发鲜活。运动展风采在龙城街道范家堡社区小广场内,身着红蓝运
2025-05-05 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