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乡市红旗区:创新善治夯实安居乐业根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9: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殿勇 周晓荷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穆黎明

走进新乡市红旗区渠东街道新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综治中心,温馨氛围扑面而来:水吧、布艺沙发、报刊读物……这里WIFI免费、充电免费,还备有针线、雨伞、打气筒、老花镜等小物件以备不时之需,不仅是群众遇事的说理之处,还是满足大家所需所盼的温馨港湾。

小小一间房,折射着新乡市红旗区基层治理求实为民的鲜明价值取向。基层治理的成色,藏在老百姓的幸福感中,把服务做在群众心坎上,基层善治就有了坚实的根基。

红旗区是新乡市的主城区和核心区。2024年,该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近日走进红旗区,探寻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秘诀,记者观察到,这样的成绩单背后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持续探索。这里集中着60万常住人口、5.5万户市场主体、5所高校,既拥有传统行政村又有现代化社区,矛盾主体及类型复杂多样,基层治理的责任大、难度大。

在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中,新乡市红旗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用基层善治的密钥打开了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之门。

聚焦群众需求,擦亮治理成色

5月6日,新东社区“暖心驿站”,一位外卖小哥正在短暂休憩。用微波炉加热餐食、灌了两大瓶矿泉水,他精神饱满地继续工作。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在红旗区蓬勃发展,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大幅增加。为了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红旗区建设“暖心驿站”38个、推动“党群服务+街坊中心”全覆盖,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饭菜加热、休息充电等“16+N”特色服务。

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红旗区探索诸多基层治理好方法。

在洪门社区,有支自治“红色物业”团队,推选“红色楼栋长”,负责走访巡查收集物业问题,妥善解决了充电桩安装、楼顶防水维修、楼道清洁等居民关切的问题。区委组织部大力实施“支部建在小区”,在全市率先成立300个小区党支部,创新提出红色物业企业“五好”创建标准和“244”运作机制,累计收集社情民意一万余条,解决矛盾纠纷3000余件。

新东社区辖区庭院老旧小区较多,公共环境曾经一度较差,因生活噪声、垃圾处理等引发的邻里摩擦也比较多。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在小区内找到能人、热心人成立小区物管会,依托社区“暖新说事吧”,每周见面会商,让大家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楼栋的事在楼栋议、小区的事在小区议,健全了“小事直办、大事商办、难事联办”机制,时间长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社区越来越好了。

走进小店镇殷庄村居民委员会,一个红色的“家”字很是醒目。当天村里举办饺子宴,邀请村里70岁老人免费来吃。“饺子好吃也热闹,高兴、高兴!”村民乐得合不拢嘴。小店镇抓好“一老一少一青壮”关键群体,打造小店镇“青苗课堂”、刘景屯村“国学讲堂”、殷庄村“孝老敬老饺子宴”、王连屯村“读书吧!少年”等文化活动品牌,征求群众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吹起基层治理文明新风。

这些基层治理好做法,得益于建强了基层党组织堡垒。新乡市红旗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的主线,持续推进“五基四化”,为努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强综治中心,解开治理疙瘩

4月30日,家住新乡市红旗区的老李走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要为自己遇到的4S店修车以次充好的事儿讨要说法。

“同志,先坐,别着急,‘交通运输纠纷’窗口的工作人员会全程帮您。”引导人员安抚老李。在“交通运输纠纷”窗口,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耐心答疑并承诺:“您放心,这事儿我们肯定会跟到底。另外,我们旁边就是‘法律服务’窗口,建议您也去咨询一下……”

与工作人员沟通了十几分钟,老李心情由阴转晴。“本来觉得办事难,没想到这么快,你们的服务细致周到!”他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在红旗区综治中心采访时偶遇的这件事,是该中心入口处“只跑1地”四个字的生动诠释。

四年前的冬天,新乡市首家城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红旗区成立,给群众办事送来了冬日的温暖。该中心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检察服务、诉前调解等10个平台,由司法、人社等12家单位常驻,教体、市场监管等12家单位轮驻,形成了一中心集成、一站式办理、一体化联动的“111”一站式化解纠纷模式,将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多调联动、多元化解、全时受理、全程跟进。

红旗区构建三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过滤体系,村(社区)、镇(街道)综治中心逐级审核上报疑难矛盾纠纷,区综治中心发挥区级资源力量聚集特点,创新“阳光调解会”着力化解全区重大疑难案件。

小店镇矛盾纠纷红黄蓝分类调处法、文化街街道133校园纠纷化解工作法等一批典型经验在实践中诞生;“牛姐工作室”“红昌说事”等32个个人品牌调解室帮助群众既打开事结又解开心结;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学会工作站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联合辖区20余家律所开展“法律服务扫街”活动;村(社区)主任、民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等网格力量充分发挥,成为了群众身边政策宣传者、民意采集者、矛盾调解者,全区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高。

2024年全年,改区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5025批次,提供法律咨询1189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43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86件,化解了向阳街道新老物业资产管理纠纷案等疑难积案20余件,为群众追回损失780余万元。

创新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通过视频影像叠加无人机空中巡航巡查,红旗区的治安防控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在新乡市红旗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指着指挥中心屏幕说。

透过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平台,红旗区建成了线上可流转、流程可追溯、进度可感知、数据可分析的矛盾纠纷全周期管理平台。

群众诉求一键直达、网格回应高效及时、部门协同处置顺畅……如今,红旗区已建成了城市综合管理平台——5G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

在运营中心大屏幕上,数字不停跃动。作为城市的智慧大脑,该中心具备一网统管的业务能力,涵盖基层治理、民生诉求办理、城市安全、防汛监测、智慧消防、智慧教育、智慧市场监管、智慧小区等多个领域,不仅依托12345热线渠道接收群众诉求,并按照精细化派单目录精准分类、精准派单,及时、准确地把群众诉求转至对口的职能部门。

红旗区还整合了“双同双提”信箱、“旗心办”小程序、智慧城市“随手拍”等10个民生诉求反映渠道,归并各渠道入口,设置“一码便民”民生诉求受理二维码,实现群众诉求“一码通”,打造民情全面感知、协同高效处置、智能分析预警、纪委全程督办的民生诉求“未诉先办”平台,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从“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未诉先办”平台汇集各类民生诉求59885条。2024年该区平台民生诉求事项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7.21%。今年一季度,群众诉求量环比降低5.71%;及时响应率100%,同比提高0.01%。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