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朱高祥 黄云灵
每年五月,宁波总会迎来一批熟面孔。他们从多瑙河畔远道而来,只为赴一场跨越山海的约定。这其中,塞尔维亚展商Damir Karcas便是其中之一。
从2019年初次亮相,到2025年第四次如约而至,这位水晶饰品商人已然成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全勤生”。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一段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旅程。
从商品到故事,从相识到信任
博览会开幕当天,Damir Karcas一大早就来到了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布置展品,与来往的观众交流。
他每次参展都会带来不少新款式,只为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说话间,Damir Karcas给记者展示了一款与著名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联名的产品,网球拍形状的项链、手链与耳钉,上面装点着塞尔维亚的国旗配色,颇有异域风情。它们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似乎也映照出对中国大市场的渴望与信心。
Damir Karcas展示最新款水晶饰品。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展会上,他再次遇到了中国代理商方申——两年前,他们在此初次认识,如今已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一次面谈胜过千次电话。”Damir说。语言不同,文化各异,但真诚和信任终会找到属于它们的通道。
在展厅一楼,靠近入口处的展台上,记者看到67岁的塞尔维亚侨商何海瑞正在介绍红酒,顾客品尝之后,连声称赞。自1998年从青田前往南斯拉夫(现塞尔维亚)从事红酒贸易以来,他见证了中国市场对进口红酒态度的转变。
“早期消费者对塞尔维亚红酒了解甚少,我们只能通过消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等展会不断做市场教育,介绍产地、品种和酿造工艺。”公司总部设在义乌的何海瑞坦言,初期,需要大量时间去建立信任和线下推广;如今,展会成了一个天然的教育场,消费者开始主动了解,采购商则追求稳定供货。
“这里不只是一个展会,更像是一个‘联络场’。”他给记者分享道,一走进展馆,自己就碰到了十几年前一起跑市场的老朋友,他们有的已经转行,有的现在也在做进口贸易,大家边喝红酒边聊起当年的故事,感慨万千。
除了重逢与叙旧,更有源源不断的新连接在此生根发芽。一位来自杭州贸易公司的代表在展位前驻足,表示对塞尔维亚红酒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很感兴趣,双方还探讨了未来在经贸往来和品牌推广上的合作空间。“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效率非常高,也为后续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他说。
何海瑞给记者展示商品。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展会期间,何海瑞不仅达成了多个初步合作意向,还与几十位潜在客户建立联系。“这次来参展,真是‘人酒双收’,老朋友的鼓励、新朋友的认可,都让我信心倍增。”
面对中国激烈的红酒市场竞争,何海瑞认为,持续参加展会是打开市场的关键。“我们需要一次次地出现,让消费者、代理商记住我们,建立信任。红酒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合作也是。展会结束后,真正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展会在变,连接的方式也在变
何海瑞觉得,如今的展会越来越“有方向感和国际范儿”。
他亲身感受到,交通与配套服务在持续优化,展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为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商品交流搭建起更高效的平台。
据悉,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分为中东欧展区和出口消费品展区。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逾3000人,汇聚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让这座东海之滨的城市在几日之间变身“世界客厅”。
博览会上的人们。主办方供图
展区里,捷克JILEK GLASSWOREKS公司的徐凯正在介绍手工水晶杯。他手指轻弹了一下杯口,杯子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采购商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弹了起来。
连续四届参展,徐凯感到,中东欧产品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见证了产品从“新奇”到“知名”的转变。“刚开始来时很多人不了解捷克水晶,现在都知道它是世界一流。”他说。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市场的温度和潜力,“今年有采购商想订1000套水晶杯,样品已经拿走了。”
展台上的手工水晶杯。潮新闻记者 黄云灵 摄
空闲的时候,徐凯也喜欢去其他展位逛逛。他发现,近年来中东欧博览会展品的科技含量变高了。
“以前在各个展区,传统的红酒、橄榄油比较多,现在不仅有飞机、VR设备,还有各种机器人。”徐凯期待着博览会平台将更多带着“科技范儿”的中东欧产品带来中国市场,期待中国与中东欧的交往更加稳定紧密。
今年的“数智中东欧”展区,汇聚了来自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等领域的37家企业,集中展示近百项前沿技术和产品。产品形态的拓展,标示着合作的边界也在拓展。这些新兴产业的加入,不仅丰富了中东欧合作的领域,也昭示着合作的未来方向。
而在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经贸对接会上,短短一个小时便达成意向金额超1000万元,覆盖工业、智能制造、家居家电等十多个领域。这背后,是双向奔赴,也是共同信任。
从一个展会,到一座桥梁
中东欧博览会,不只是一次展会,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远隔山海的文明,也串联起文化、信任与合作的脉络。
兰月的故事便是例证。2014年6月8日至11日,首届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和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在宁波举办,彼时,她还是一名在展会上接待外宾的大学生志愿者。多年后,她将这种兴趣与经验转化为事业,成立公司,引入斯洛伐克、希腊等地的高品质产品,打造品牌,发展业务。
兰月在展台前。受访者供图
“商品是文化的载体。”兰月说,“展会不是冷冰冰的商业交易,而是一种互相认同的过程。”
她所在的宁波中东欧商品采购联盟,如今已有120家成员企业,在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建立海外仓,实现跨境“一件代发隔日达”。供应链的革新,不仅是物流效率的提升,更是中东欧商品“入华”日常化的一个缩影。
正如展会上一位参展外商对记者所言,中国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为外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销售、分销和寻找合作伙伴的机会。
据悉,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创历史新高。
双方投资合作也在日趋紧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规模迄今已超过240亿美元。
小朋友在参观机器人。主办方供图
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高级宏观经济师安德烈·拉杜列斯库(Andrei Rădulescu)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前身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 50 周年,世界经济正处于关键时刻。两大的经济体应该进行密集和积极的谈判,以促进多边贸易和投资。这是他第八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来浙江。他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未来非常重要。
“当前全球经济风云变幻,前所未有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也伴随着机遇的发生,有着共同目标的中国和中东欧的未来值得期待。”安德烈·拉杜列斯库说。
中东欧博览会的意义,早已超越买卖、签约、交付,它在一次次“走过来”和“走出去”中,搭起了一座座理解与合作的桥梁。在这个全球化经历震荡与重构的时代,每一次穿越千山万水的来访,都是一次对信任的确认;每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交流,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铭 创新药板块,迎来利好消息!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此前一天,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新增的商
2025-07-11 19:41: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陕西安康7月11日电 (李一璠)盛夏时节的秦巴腹地,巍巍群山间茶园连绵,漫山遍野的茶树沐浴在阳光中,为下一茬茶叶的丰收积蓄能量。当日,中新网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陕西省安康市,了解秦巴腹地如何利用绿色资源富民兴业。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2025-07-11 18:05:00“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伴随着清澈悠扬的童声,一群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小娃娃们精神饱满地走过欧洲小镇的街道,吸引了众多路人纷纷驻足欣赏。这一幕发生在十三届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国际合唱比赛暨音乐节的现场。在此次国际合唱比赛中,来自中国杭州钱塘区养正小学的童声合唱
2025-07-10 17:16:00为期三天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今天落幕,本届展览全球500余家企业带来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和展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高铁技术全球领跑的优势在持续扩大。3天的展期,4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企业汇聚,展示了世界铁路技术的最新成果,也让中国高铁再次冲上了热搜。总台央视记
2025-07-10 17:10:00如果让你选出中国最美丽的十座县城,你会投票哪里?近日,《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对全国1866个县域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从中筛选出第七届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以下简称旅游百强县)。每拥有一座旅游百强县,就可以给地方带来相当可观的文旅收入。《报告》显
2025-07-10 17:04:00近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新药“G201-Na胶囊”开展临床试验。该药物为化学药品1类新药,适应症为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用于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的患者,防止提前排卵。以岭药业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研发投入方面
◆7月份沪牌拍牌下周六举行,警示价92400元 ◆河南省洛阳市司法局开展档案工作培训 ◆“暴雨预警”Ⅲ级、地灾橙色预警!防御不可放松,福建今天仍有分散性暴雨 ◆缺它,可能让脑子“变傻”!夏天一定要警惕→ ◆阵雨或雷阵雨!绥化市气象台发布短时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