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直冲霄汉。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问天求索,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启程!
天问二号任务设计周期10年左右,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这是继探月、探火后,中国人在浩瀚星宇的又一次重要探索之旅。
茫茫星海,为何选择“追”这两颗星?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介绍,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其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科研价值。
主带彗星311P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对该主带彗星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追星”之旅,“第一棒”至关重要。本次任务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地球逃逸轨道发射,对火箭的入轨精度要求更高。“如果将火箭入轨比作投篮,这次的难度就像从上海投球到位于北京的篮筐中,篮球不仅要准确入筐,还要以特定的角度和速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魏远明说。
配备精良装备,才能精准“问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陈春亮介绍,天问二号探测器上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由于小天体引力非常弱小,坚硬表面易造成探测器反弹,而松散表面又难以阻止探测器下陷,探测器的控制必须精准。据介绍,探测器将采用“边飞边探边决策”的策略,从距离目标天体约2000千米开始,基本自主开展目标天体精准捕获、逐步接近、科学探测和样品采集。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实施天问二号任务,推动星际探测征程接续前进,迈出了深空探测的新一步。”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说,任务实施周期长,风险难度大,后续还将经历10余个飞行阶段。在完成小行星采样任务后,天问二号返回舱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将按计划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
从天问一号火星“首秀”,到天问二号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中国航天人正以“日积跬步”的创新与积累,向着浩瀚深空不断求索,揭开更多宇宙奥秘!
来源:新华社
2025年7月11日,天津鹏瑞利医院与全球精准医疗创新引领者GE医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 揭牌仪式,同期合办肿瘤全周期管理与精准诊疗论坛。本次论坛聚焦肿瘤精准诊疗领域前沿,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围绕新技术、新路径展开深度交流,为提升肿瘤诊疗精准化水平注入新活力。自2
2025-07-12 15:50:00今年,上海市黄浦区推出“无感监管”楼宇(园区)机制,将7家重点楼宇纳入首批试点。目前,7幢楼宇平台录入企业超760户,基本实现了对楼宇内入驻企业的动态掌握和实时更新,逐步构建行政检查无事不扰、服务企业精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黄浦区通过将“无感”理念贯穿治理全过程,不仅破解了传统监管困境,更将监管成本
2025-07-01 06:50:006月27日,旗委副书记、旗长乔小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6月2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调度经济运行、生态环保等工作。乔小军说,要精准分析经济运行情况,逐个行业、逐项指标精准调度、全力挖潜,统筹做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工作,奋力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目标。要高质量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信访
2025-06-30 10:14:00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今年以来,滇池度假区围绕市委打造“六个春城”决策部署,紧扣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目标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向好态势。记者近日从滇池度假区“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暨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悉,全区各级各部
2025-06-30 08:17:00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1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近日,烟台山医院东院区第五台CT——NeuViz Glory 256层CT正式投入使用,它与已在东院区投入临床使用的GE超高端Revolution512层等CT互为补充,将显著缩短患者预约等待时间,为患者带来精准、舒适、快捷、安全的医学影像服务新体
2025-06-13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