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宁波5月26日电综述|“一扇开放的大门”——中国—中东欧国家企业携手促发展
新华社记者沈敏徐力宇魏董华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5日闭幕。本届博览会上,近1500家中外企业汇聚在浙江宁波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借助这一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碰撞思想、探寻机遇、深化合作。
参展商们表示,在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背景下,中国向世界展示开放姿态并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经贸联系、深化合作大有可为。
中东欧消费品展厅里,各式各样的酒占据大片“江山”,越来越多展商专门为中国市场做起“功课”。斯洛伐克精酿酒商SRO首次亮相中国舞台,推介人伊戈尔·拉克托斯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我知道中国有很多白酒,也不那么爱喝欧洲烈酒,我们主打小众精品市场,专门推出‘无酒精酒’以及适合加在热水里喝的特色酒。”
匈牙利小有名气的网络博主乔陶伊·拉斯洛看中中国大市场的机遇和潜力,希望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他自创的巧克力品牌有添加较少糖分的特别产品,适合喜欢“不太甜巧克力”的中国消费者。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正驶入“双向快车道”。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3%。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是本届博览会主宾国。近年来,受德国经济下行、欧洲汽车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高度依赖欧盟产业链的斯洛文尼亚汽车、玻璃、家具、金属等行业遭遇不小冲击。持续扩大开放的中国市场,让斯洛文尼亚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曾数次来华的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副市长德扬·茨尔内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就像“一扇开放的大门”,斯洛文尼亚期待拓展新的对外合作渠道,希望在汽车等产业与中国开展合作。
除传统消费品外,一些中东欧企业还带来不少高技术产品。9家斯洛伐克低空经济企业来到宁波参展,产品涵盖航空仪表、模拟机、飞行汽车等,并在宁波市政府组织的主题推介会上与中方企业和工业园区现场对接、探寻合作机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还为中国“智造”出海中东欧市场打开机遇之门。本届博览会新增“数智中东欧”板块,将AI机器人等中国最前沿的新质生产力产品推向中东欧市场。
宁波本土培育的AI机器人企业智昌科技集团参展代表严佳芳介绍说,公司此次带来了柔性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基于感算控一体的AI控制器等拳头产品,希望通过博览会平台展示中国企业数智赋能的水平。
当中国汽车工业从“市场换技术”的时代迈向“技术输出全球”的领航者行列,合资车企成为重塑行业价值的重要角色。2025年一季度,一汽丰田以9.6%的增长、电动化车型占比51%的转型成果,交出了一份新答卷。这份答卷不仅彰显了市场的认可,更蕴含着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实现自我超越的深层逻辑——唯有将全球技
2025-05-27 10:53:00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5月26日至31日,携程集团主办的Envision 2025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将在上海和成都两地举行。来自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位旅游行业领袖将通过高端论坛、文化体验、商务对接等多元形式深度交流,入境旅游正成为增进国际理解的桥梁。中国旅游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关键时期
2025-05-27 09:10:00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宁波5月26日电综述|“一扇开放的大门”——中国—中东欧国家企业携手促发展新华社记者沈敏徐力宇魏董华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5日闭幕。本届博览会上,近1500家中外企业汇聚在浙江宁波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借助这一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碰撞思
2025-05-26 19:13:00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历经21届发展,文博会记录了中国文化产业迸发出的澎湃动能,文博会也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今年的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重点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多项指标迎来新高、多个项目属于首
2025-05-26 14:34:005月25日,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开幕。记者获悉,本届西博会上,绵阳集中签约项目21个,涵盖商业航天、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领域,折射出绵阳对外开放的强劲动能。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签约企业阵容强大,包括8家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的“三类500强
2025-05-26 1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