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一片荒山到国际标准 药都这朵“药花”香飘四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20:38:00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陈晗报道:连日来,中国药都江西樟树义成镇罗港村 5000亩栀子花海如约盛放!白色花瓣随风摇曳,清雅花香沁人心脾。

义成镇位于樟树市西北部,历史上是赣中地区的农业重镇,地处平原与丘陵过渡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

5月17-18日,樟树市第三届栀子花文化旅游节在此间上演,游客身着汉服漫步花间,仿佛穿越千年画卷。花田音乐会、药膳DIY、亲子毅行、农民运动会等20多项活动,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视觉、嗅觉与味觉的盛宴!

激活“美丽经济” 一朵“药花”串联全产业链

樟树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黄栀子正是这里的“道地药材”代表之一!《中医药—栀子》国际标准于2024年10月16日在樟树药交会上正式发布。作为江西省首个中药材领域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江西省在中药材领域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将进一步提升樟树道地中药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神农本草经》(汉代)将栀子列为中品,称其“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本草纲目》(明代)记载:“栀子,解热郁,行结气,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

栀子花茶、栀子美食品鉴、干花入药……如今,一朵花串联“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近年来,樟树市因地制宜整合土地资源,集中连片种植黄栀子,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黄栀子中药材产业,2024年黄栀子种植总面积达4.3万亩、总产值近亿元。

百药争春 “三子一壳”硬核支撑药都振兴

黄栀子产业的发展只是 “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实施以来,樟树市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樟树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1万亩,有万亩基地2个、千亩基地45个、百亩基地178个、种苗基地6个。种植有“清江枳壳”22.27万亩、樟树吴茱萸4.2万亩、樟树黄栀子4.3万亩、樟树车前子4.3万亩。

此外,还有樟头红、蔓荆子、芡实等其它十余个品种17.5万亩,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药争春”的中药材种植大好局面,种植面积居江西省各县市首位。

2020年樟树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项目,入选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已成为江西道地药材主产区和全国中药材的传统主产地和重要集散地。

“中药+”跨界融合 共绘中医药创新传承新画卷

樟树这片因药材而声名远扬的土地,承载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樟树以“古法技艺活态传承+现代科技场景再造”为核心不断推动药文旅融合,通过“药产业赋能文旅,文旅反哺药品牌” 的闭环模式,构建了从药材种植、工业观光到康养消费的全链条体验。

在岐黄小镇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800余件中医药老物件,囊括老药店招牌、称量工具、药王雕像、药碾、炮制工具等,见证中医药发展历史。还有2000余个“新、奇、特、珍”中药材标本,通过各种声光电技术和数字化互动方式的展览展示,让年轻一代零距离“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

樟树清汤、韭菜炒栀子花、大蒜须炒橘子皮……这些樟树人独有的药膳,早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在外游子心心念念的味道。枸杞冰激凌、铁棍山药咖啡、陈皮美式……当中药材与美食融合,瞬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

药子药花药膳齐飘香,这个初夏,到药都,来一场药香与诗意的双向奔赴吧!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