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江华特约记者 朱婷 杨祖珩)江华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举措,以物理诱杀等方式应对农作物虫害问题,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生态平衡发展。
在涔天河镇鹧鸪坝村的双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项目中,农户们正与江华农业农村局的专业技术人员紧密合作,有序地进行诱捕器的安装工作。农技人员现场提供指导,详细讲解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以及诱捕器的安装、使用方法。农户们认真地将诱芯装入特制的绿色塑料罩中,并将诱捕器稳定地插在农田里。
“玉米害虫诱捕器主要诱杀草地贪夜蛾等玉米害虫,利用人工合成的雌性性信息素,模拟雌虫释放的求偶信号,吸引同种雄蛾前来交配,从而杀死雄蛾,达到减少虫量的目的。一般的一亩要安装 1-2 个诱捕器。”江华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负责人奉明凤说道。
相较于传统技术,草地贪夜蛾诱捕器所采用的绿色防控技术展现出持久的效力、无污染、低成本以及广泛的控制范围等显著优势。从苗期到大喇叭口期,将诱捕器悬挂于离作物顶部20-30厘米的高度,诱捕效率可达30%以上。该技术有助于监测虫害的发生动态,减少盲目施药带来的风险,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使用这个诱捕器可以少杀两次虫,大概节约成本费用在15块至20块一亩,产品品质更高。我们这个是无公害的农护品,现在我们已经装了100亩了,大概两天之间搞好。”涔天河镇鹧鸪坝村双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项目负责人吴甲友说道。
为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安全,江华农业农村部门深入粮食主产区,建立了病虫害监测点,并安装了诱捕器。同时积极进行草地贪夜蛾、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调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情报,并根据这些信息精准制定防控策略,以有效防止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今年,县农业农村局将在2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及4个水稻万亩示范片布置诱捕器,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安装,通过物理诱杀害虫,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江华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负责人奉明凤说道。
荔枝刚过季,龙眼又接踵而来。龙门县龙江镇路溪片区,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各类水果生长。石硖龙眼是岭南龙眼的主栽品种,也是栽培历史悠久、鲜食品质最优的良种之一。路溪村民在40年前引种石硖龙眼,所种品种肉厚核小、清甜爽脆,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都栽种龙眼,与山水田园相映成趣。果农顶着烈日采摘龙眼。
2025-08-21 09:05:00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8月15日,自贡市沿滩区瓦市镇村民的一桩心头大事终于落地:因历史遗留问题久悬未决的农村不动产权证,如今正以瓦市镇为试点进行补办,一条高效、规范、简便的农村不动产权证补办工作模式逐渐清晰,为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注入坚实力量。村民们领到“红本本”面对农村不动产权证补办涉及部门多、流程
2025-08-16 18:47:00央广网清远8月10日消息(记者官文清)立秋刚过,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笋农们穿梭林下,手起刀落,采下脆嫩饱满的麻竹笋,分拣清理后麻利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竹笋交织的清新香气。从林下经济“零星起步”到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西牛麻竹笋已成为清远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如今,清远正以集群化发展思维,
2025-08-10 21:13:00寿光融媒讯(记者 高斌)在纪都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园温室内,无土栽培的小番茄悬挂枝头,各类传感器时刻监测着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至产业园智慧控制系统,从而实现精确调控,确保温室内的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近年来,寿光市借助5G+物联网、AI及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变
2025-07-28 09:08:00来源:福建日报盛夏时节,漳州大地上蔗海翻涌。日前,全省首个黄皮果蔗组培育苗机构在漳州揭牌成立。该机构由漳州市供销社下属的漳供农服公司联合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共同打造,将共同推广双方于去年采用“茎尖脱毒生产果蔗健康种苗”模式育出的具有较强抗病性的果蔗种苗,并向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让蔗农“种植无忧
2025-07-26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