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维修才一年就“瓦片脱落”,谁的责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3:40:00    

5月19日,有网传视频显示,安徽省凤阳县鼓楼的楼宇顶部发生坍塌。当晚,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通报称,5月19日下午6时30分许,凤阳县鼓楼楼宇(1995年重建)顶部一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曾于去年完成维修,其竣工验收距今不到一年,根据维修合同显示,花费341.206万元。

从网上流传出的视频来看,并不是当地所谓的“瓦片部分脱落”,而更像是网友所说的“瀑布式脱落”。整个屋顶一侧的瓦片突然大面积掉下来,这事发生在景区,只能庆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情发生以后,质疑也随之而来,即房顶瓦片为何会发生“瀑布式脱落”?要知道整栋鼓楼去年才完成维修,总共是花了340多万。根据媒体报道,凤阳大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25日发布该楼楼宇的维修招标公告,由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中标所得,合同签署日期为2023年8月25日,完成日期是2024年2月21日。但根据黄山市建筑协会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该项目最终“于2024年6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得到业主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根据“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维修”公告显示,此次维修包括重檐歇山顶屋面维修,更换损毁檐板、屋椽,更换脱落瓦片;斗拱、门窗油漆翻新;加高二楼栏杆等。从中可见,维修内容中有“更换脱落瓦片”一项,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进行了维修,时间过去还不到一年,瓦片脱落之事不应该发生。

不应该发生之事却偏偏发生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就是:当初是怎么维修的?从维修的方案设计,到工程的建筑施工,以及事后的质量验收,都是需要重新审视的。其中存不存在偷工减料,是否有利益勾兑,监督管理有没有落实到位,都是需要一一查清的。尤其是当初通过竣工验收之后,“得到业主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如今看来尤为讽刺。

安全无小事,特别是那些看得见的、完全可以规避的安全风险,在进行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之后,安全风险依然发生了,只能说明“防范了个寂寞”,这是需要对此进行严厉问责的。否则,这次庆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下次就可能没有这么幸运。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毕群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