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间,一群群麻鸭在广西西林县的稻田与溪流间穿梭。这些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西林麻鸭,正成为连接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自然馈赠:西林麻鸭的独特基因
得益于云贵高原余脉的独特地理环境,西林麻鸭在溪流纵横、稻田广袤的生态系统中,以稻田中的鱼虾、螺类、水草及玉米等天然食物为食。尽管其体型仅为普通鸭子的三分之二,但自由放养的模式造就了西林麻鸭肉质细嫩、皮下脂肪少、无膻味、肉质细腻弹牙的特点,烹饪后汤甜肉香,肥而不腻,被当地人称为“舌尖上的瑰宝”。
其全身皆可开发:鸭蛋加工为皮蛋、咸蛋,鸭毛制成羽制品,公鸭则以鲜嫩肉质直供餐饮市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科技赋能:小麻鸭孵出大产业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西林县通过“科技+养殖”模式,将麻鸭产业打造为脱贫致富的支柱。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从鸭舍选址、繁育技术到疫病防控提供全程指导。
在那卡村的志色麻鸭繁育基地,科技特派员庄茂忠通过改进孵化技术、优化饲料配方,实现了鸭苗存活率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他们的科技服务不仅覆盖麻鸭产业,还辐射至当地黄牛、山羊、蜜蜂等养殖领域。在专家指导下,全县黄牛养殖从2018年的1639头增长至5156头,蜜蜂养殖规模突破2.5万箱,形成多个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品牌升级:地标产品走向全国
为提升西林麻鸭的品牌价值,当地政府积极推动产业标准化与市场化。
2013年,西林麻鸭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在西林麻鸭的产业化进程中,广西西林嘉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西林嘉沃”)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公司+农场+加工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西林嘉沃构建了西林麻鸭从种养、加工到销售的纵向全产业链条。
此外,西林嘉沃还创立“贡鸭纪”品牌,以优质鸭种“西林一号”开发出白条鸭、麻鸭汤、白切鸭等多种深加工食品。
2025年“世界酒中国菜”地理标志推广活动中,西林麻鸭与贵州德康酒搭配亮相,以“白斩”“黄焖”等烹饪方式创新鸭肴特色功夫菜,成为广西文旅美食新名片,进一步打开了全国市场。
未来展望: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之路
数据显示,西林麻鸭目前年饲养量超43万只,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带动40户合作社成员及数千农户脱贫。坝盆村金盆黄牛养殖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技术共享与销售联动,成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范。
西林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麻鸭产业链建设,推动“养殖-加工-文旅”融合发展,开发麻鸭主题农家乐、预制菜等新业态,借助电商平台让西林麻鸭从深山稻田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一只麻鸭撬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激活一片乡村。西林立足生态优势,以科技创新驱动麻鸭特色养殖业升级,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
撰文:林海金 戴双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林海金;戴双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4月30日,鹿明机器人项目签约仪式在苏州市吴中区举行。此次合作标志着吴中区正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鹿明机器人专注于具身智能赛道,主要从事通用模块化人形机器人本体及算法的研发与生产,在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积累深厚,同时具备消费电子行业大规模量产交付和极致成本控制的宝贵经
2025-05-01 08:36:00近年来,上犹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聚焦打造森系主题旅游度假目的地,出台发展民宿经济、“引客入犹”鼓励政策,大力建设森林康养民宿产业集聚区,生态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一季度,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和6.11%。守护生态底色一大早,伴着
2025-04-28 18:02:00在皮肤学级护肤赛道“破茧跃迁”的关键节点,贝泰妮(300957.SZ)以深度战略布局,于2024年行业调整期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业绩答卷。面对消费需求分化、行业增速放缓的挑战,这家功效护肤企业正以“硬核科技+生态协同”的双引擎,将云南特色植物资源的有利开发作为撬动公司稳健增长的内生力,全球研发网络加
2025-04-28 15:50:00去云朵上的羌寨吸氧去复古夯土房打卡在治愈系田园撒野逛热闹的乡间市集……五一还没想好去哪儿玩的宝子直接冲绵阳这5个村一起开启绵阳乡野版多巴胺假期↓↓↓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24年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典型案例及巴蜀美丽庭院连片建设典型案例,绵阳5个村庄榜上有名,分别是北川石椅村、平武
2025-04-28 14:35:00中国经济网重庆4月27日讯(记者宋雅静)春日的石柱桥头镇生机盎然:近70家企业扎根山间,返乡青年带着新技术激活撂荒地,土家吊脚楼旁的智慧民宿宾客盈门……这个曾经的“空心村”,正以全国首批“万企兴万村”优秀案例的身份,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共富答卷。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4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100
2025-04-27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