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琳良 朱俊杰 张子晗
做好三件事 掌握主动权
——全球家电领先品牌海尔集团观察
本报记者 侯琳良 朱俊杰 张子晗
中国家电海外市场,每10台产品中有6台来自海尔集团。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领先品牌,海尔产品行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50%。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海尔有啥感知、如何应对?
记者近期数次探访海尔,面对挑战,海尔人集中精力做好三件事——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建设全球柔性供应链体系,打造生态型企业。从中,见出中国企业的创新和担当,感知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
坚定拥抱创新,才能始终站稳脚跟
40多年发展壮大,海尔既沐浴改革开放的东风,也经历市场风雨的洗礼。海尔人认准一条:“坚定拥抱创新,才能始终站稳脚跟。”
4月11日,上海市。海尔旗下家电品牌Leader推出的“懒人”三筒洗衣机首批产品交付——大筒洗大件衣物,两个小筒洗小件衣物,三筒同时运转,省时省力,受到年轻人热捧。
6天后,山东青岛胶州市。海尔打造的AI赋能多联机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正式投产——将AI技术融入中央空调生产全流程,实现智能装配、智能化调度;搭载AI场景专用芯片,中央空调运行节能约15%。
又过了6天,印尼爪哇岛。海尔在印尼生产的第1000万台家电下线。10年间,海尔在印尼的业务规模增长6倍,冰箱、洗衣机、冷柜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5年稳居前三。
从一个产品到一个行业,再到一个市场,三个时间点、三个新动态,见证海尔始终坚定的创新步伐——在全球建立十大研发中心、70多个研究院,陆续推出200多项原创性产品,累计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20项。
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产品打开新市场——
三筒洗衣机首发16小时,便突破2万台订单。
市场认可,离不开关键技术支撑。该产品采用钢骨一体化设计,并在AI智能平衡技术助力下,实现三筒平稳运行。
“工厂引入55项智能技术,自动化率达60%以上,能够快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规划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海尔胶州多联机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总经理杨伟欣说。
印尼气候炎热潮湿,用户喜好冷饮,海尔研发出速冷速冻冰箱;针对当地家庭功率受限、电压不稳的情形,推出低功率AI智能空调……
以科技创新解决用户痛点,海尔多个产品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海尔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市场份额行业第一;海尔空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高端厨电收入增幅达31%。
立足国内推进全球化,着眼全球加快本土化
当前外部风险加大,但海尔人脸上却少见愁容。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手中有招,心中不慌!”
看大势: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不断做强,为海尔这样的全球化企业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看当下: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落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推进,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源源不断释放。
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近3年海尔连续增加国内投资超400亿元。立足国内推进全球化的同时,海尔也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方面谋划更多实招。
“我们着手建设全球高效协同的柔性供应链体系,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变化而灵活调配全球供应链布局,并实现供应链最优组合。”海尔全球供应链总经理李伟杰透露,海尔正着力将全球35个工业园、163个制造中心编织成一张协同网,力求即需即供、即供即联,“通过全球研发网络、全球生产与供应网络、全球市场开拓与服务网络一体化,推动全球范围内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全球研发引领、全球供应协同、全球市场领先。”
海尔埃及生态园一期项目去年5月投产,二期制冷工厂9月奠基,规划年产能150万台,不仅满足埃及需求,还辐射非洲、中东市场;海尔在海外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去年8月奠基,规划年产能600万套,其中30%将供应泰国市场,70%将出口到东盟、北美、欧洲、日韩等市场……本土化供应、区域化补充、全球化协同,这张网韧性越来越足。
“外部风险加大是危,更是机。”海尔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说,危中寻机、倒逼升级,海尔趁势推动海外工厂数字化转型。以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为例,园区将全面移植海尔智家国内“智造”经验,实现全要素数字化、全状态可视化、运行管理智能化。
打开电脑上的产地成本核算模型,李伟杰很从容:“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工厂的产能和产品型号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估,自动测算出最优产地。”
今年一季度,海尔智家海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3%。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画出一条上扬曲线:中东非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五成,南亚、东南亚市场收入同比分别增长约30%、约20%。“竞逐全球市场,‘生于中国,长于全球’的海尔大有可为!”海尔智家海外市场总经理李攀说。
无论环境怎么变,强身健体是关键
青岛胶州,海尔上合冰箱互联工厂里,智能机器人与工人协作配合有条不紊,生产井然有序,日产量达8000台。
这边生产火热,那边施工正酣。一路之隔的建筑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据介绍,周边约4000亩土地同属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2022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计划5年内分期建成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工厂,全部投产后预计高端家电整机年产量2600万台,可实现年产值逾400亿元——这是海尔在国内最大的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
这仅仅是海尔2022年以来连续大手笔投资的一个起点:去年6月,120多亿元并购血液制品头部企业上海莱士;10月,收购荷兰开利集团旗下的商用制冷业务,耗资54.76亿元;今年2月,又分别投资25亿元和130亿元,战略入股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新时达和汽车领域服务平台汽车之家……3年时间里,海尔累计新增国内外投资500多亿元。
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海尔为何敢投?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的对抗,而是生态和生态的对话。无论环境怎么变,强身健体是关键。”周云杰说,这些投资都经过海尔决策层“十三问”,是为了更好建设锚定智慧住居、大健康、产业互联网三大赛道的生态型企业。
敢投,是为了打造世界的海尔——
投资青岛胶州,更好夯实智慧住居产业生态。智能化程度最高、产业链配套最完整、生态体系最健全,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盘点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的数个“最”,“这里,智能制造水平全球领先,将为海尔高端家电产品持续助力。”
敢投,是为了成就生态的海尔——
投资上海莱士,更好完善大健康产业生态。海尔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谭丽霞打了一个形象比喻,“就好比饺子皮终于有了饺子馅。”对于海尔旗下的物联网大健康品牌盈康一生而言,投资莱士,将进一步打造从最前端采集到最后端临床应用的血液生态产业链。
敢投,是为了成为时代的海尔——
投资新时达,更好创建产业互联网生态。“战略入股新时达,海尔能够迅速补齐工业自动化领域短板,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海尔旗下的海创汇科技创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文说。
锚定三大赛道,生态转型卓有成效。2024年,海尔实现全球营收4016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全球利润总额为302亿元,较2021年增长超24%。
创新驱动,韧性筑基,生态致远,可谓海尔的“健身之道”。周云杰说,无论环境多复杂,掌握主动权的13万海尔人,正奋力托举一个“新海尔”。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31日 01 版)
这两天,九三阅兵的高燃画面还在持续全网刷屏、点燃全世界关注。就在9月4日BNE TV(新西兰中文国际频道)的一档视频节目中,台湾学者赖岳谦在连线的过程中忍不住岔开话题,大赞总台央视此次的直播水平,称这是“核弹级”文化软实力的展现,引来主播频频点头赞同。赖岳谦说这是“媲美于大师级的电影作品”——“坦白
2025-09-05 10:17:00美股暴跌9月2日晚间,美股三大指数重挫,道指跌超500点,纳指跌近2%,标普500指数跌1.5%。科技股集体大跌。英伟达跌近4%,台积电跌约2%。恐慌指数飙升17%。9月开局表现低迷,随着欧美国家财政赤字担忧再度浮现,股市与全球债市一道下跌。美元走强,黄金创下历史新高。对美股而言,本来就是传统上的弱
2025-09-03 07:03:00对于英特尔来说,最近的好消息确实不多。不少海外媒体都在报道AMD的CPU零售量超过英特尔,特别是英特尔的传统优势领域——高端游戏CPU市场,几乎已经成了AMD的天下,只能说X3D系列的游戏体验确实是目前独一档的,你几乎找不到其他代替品。最近,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在 2025 年德意志银行科技
2025-09-01 11:55:00●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酱油老二”中炬高新(600872.SH)与海天味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25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酱油、蚝油、调味酱的收入同比均为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炬高新的酱油、鸡精鸡粉等产品销售收入全部下降,且在经销商数量净增加245家的情况下,几乎在所有区域的销
2025-09-01 09:39:00近日,携程旗下的小贷公司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携程小贷”)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50.68%,实现净利润4429万元,同比爆涨132.58%。可以用来对比的是,2024年全年携程小贷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20.28%,实现净利润88
2025-08-28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