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内容鉴别技术取得新突破
本报杭州电 (记者窦瀚洋)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鉴别AI生成内容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近日,浙江西湖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研发的Fast—DetectGPT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方案。该程序对GPT3.5、GPT4生成文本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6%和90%,检测速度较此前技术提升340倍。该团队关于Fast—DetectGPT的私有大模型扩展Glimpse的论文已被今年4月将在新加坡举行的2025国际表征学习大会收录,Glimpse可以检测26种语言的文本,并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团队研发成员、西湖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张岳介绍,当前AI生成内容的识别主要有监督分类器法、零样本分类器法、水印法3种方式。监督分类器法要收集大量已知数据作分类学习,对未见过的模型生成文本识别率有所下降;水印法则是在生成文本时打上“记号”,但存在标记被人为弱化或移除的风险;Fast—DetectGPT属于零样本分类法,无需依赖训练数据,适用性更广。
团队研发成员、西湖大学博士生鲍光胜介绍,所谓“生成”文本,就是机器通过上文来选择下文,选择依据是词汇、句式等在数据集中的使用概率。基于AI与人类文本生成差异的原理,AI倾向于选择高频词句,而人类写作更具多样性和逻辑泛化性,程序通过分析文本的“条件概率曲率”分布实现鉴别,“简单地说,AI更懂AI,Fast—DetectGPT‘认出’了同类。”
新型心脏起搏器可微创植入体内
据新华社洛杉矶电 美国西北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的临时心脏起搏器比一粒米还小,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体内,特别适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生儿。
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临时起搏器对术后及其他情况下出现短暂心动过缓(心率偏低)的患者非常重要。传统的临时起搏器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术,有很大风险。
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起搏器宽度为1.8毫米,长度为3.5毫米,厚度为1毫米。研究人员使用光控系统大幅缩小了起搏器的尺寸。同时,还用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简单电池作为起搏器的电源,当起搏器的电极与周围的体液接触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无需外部电源或导线。此外,起搏器的所有组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使用寿命到期后会分解或被身体吸收,无需手术取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6 版)
本报记者 石英婧 上海报道2025年4月23日,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上,零跑汽车以“为年轻而来”为主题,正式揭幕了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的全球首秀。作为零跑品牌成立十周年的重磅力作,零跑B01以“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为核心理念,凭借同级领先的超高品质,定义15万级新能源智能纯电轿车
2025-04-30 14:53:004月17日12:30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海医院,急诊科大门被猛地推开,张先生母亲的呼救声响彻整个大厅,38岁的张先生踉跄而入,面色青灰、腹部剧痛、不时呕吐。3小时前那顿喷洒过农药的野菜,正威胁着他的生命。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拉开了与死神赛跑的急救序幕。惊魂时刻:分秒必争的急诊现场12时31分,张先
2025-04-29 20:18:00在皮肤学级护肤赛道“破茧跃迁”的关键节点,贝泰妮(300957.SZ)以深度战略布局,于2024年行业调整期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业绩答卷。面对消费需求分化、行业增速放缓的挑战,这家功效护肤企业正以“硬核科技+生态协同”的双引擎,将云南特色植物资源的有利开发作为撬动公司稳健增长的内生力,全球研发网络加
2025-04-28 15:50:00“生了生了!终于盼来了!”今早8点27分,西湖边传来喜讯!2025年第一窝小鸳鸯出生了,一共10只!和往年大多数时候一样,头窝鸳鸯依然诞生在北山街。刚刚降生的小鸳鸯,懵懵懂懂,跟在妈妈后边在湖面划水,感受新世界的美好。在水里游了一阵后,妈妈带着小鸳鸯上岸了!这可让大伙惊喜不已,几位志愿者和热心路人临
2025-04-25 13:26:004月23日,由贵州省通信学会主办、多彩贵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协办的“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科技前沿学术沙龙在贵阳成功举办。活动现场。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及信息通信企业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及科技工作者参与交流。活动特邀海康威视机器视觉专家杨桃、天翼视联海
2025-04-24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