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贸易法委员会)第六工作组举行最后一轮工作组会议,审议由中国倡议发起的《国际货物可转让单证公约(草案)》。该草案聚焦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运单国际化建设中的实际需求,旨在通过推动贸易法委员会相关立法工作,探索解决因“铁路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属性”而带来的国际贸易交往障碍。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贸易单证制度”是个极为陌生的概念。但对于行内人而言,这却是影响国际贸易体系运行效率最重要的“隐形力量”之一。
所谓国际贸易单证(International Trade Documents),泛指国际贸易中使用的各种单据、文件与证书,其服务范围覆盖进出口货物的支付、运输、保险、检验、检疫、报关、结汇等各个环节。
在国际实践中,每一次跨境货物流转,都离不开各种单证“傍身”。然而,也正是这些单证,长久以来困扰着无数跨国采购商。
一般而言,海运的提单被广泛用作物权凭证,具有较高的国际流通性;但是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运输单证却大多只被视作“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并不赋予持有人对货物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因而不能像海运提单那样在市场上流通或用于融资交易。
对于广大内陆国家而言,这当真是个绕不开、躲不掉的“坎”。比如,亚欧大陆国家之间的跨境贸易效率就受到了严重拖累,相关贸易商也很难利用在途货物进行融资担保,导致贸易成本和风险大大上升。多家跨国企业法务部门负责人均在多个场合就此问题表达过疑虑,称“公司最担心的,就是货物到达目的地时,所有权没有在法律体系的框架下完成受保护的转移,给后续流程造成麻烦”。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中国提出了《国际货物可转让单证公约(草案)》,旨在通过为货物单证转让提供清晰的法律规范,为全球供应链运作提供“数字钥匙”,推动全球贸易进一步简化与高效化。
草案的核心之一在于推动创设一种新型物权凭证——可转让货物单证。根据草案设想,该单证能够在多式联运或单一运输模式下,为货物运输提供类似于海运提单的功能,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业内人士评价,如果可转让货物单证能够广泛投入使用,国际贸易的灵活性和供应链的韧性将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发生运输路线中断等突发情况时,该单证能够帮助企业顺利切换到其他运输方式,并可灵活转卖在途货物。
事实上,灵活转让在途货物正是可转让货物单证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一个常见现象是,货物往往不会直接出售给最终用户,而会卖给大宗商品贸易商等中介机构,且货物常常会在运输过程中被多次出售。可转让货物单证若能顺利落地,意味着未来不仅海运货物可以在法律框架保护下在途出售,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也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
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2023年红海航道危机发生后,许多航运公司为安全起见,不得不改道其他航线,此举虽然大幅提升了货运成本,降低了运输效率,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海运与公路、铁路或航空运输相结合的新运输方式的发展。同时,由于航路变化,货物在途销售比例短时间内大幅激增,相关各方对运输过程中的所有权转移存在强烈的法律保障需求。全球托运人论坛负责人詹姆斯·胡克汉姆(James Hookham)评价说:“新单据的落地将有助于在供应链中断时期增强供应链韧性。对于托运人来说,运输方式之间便捷切换以及将货物自由出售给其他买家会给整条供应链带来潜在效益。”
同时,该草案还着力推动以电子形式签发和使用单证,支持全球贸易的数字化转型。
传统贸易模式中涉及的单证往往需经历多个国家和港口的流转,每一次转手,都可能带来时间延迟、信息丢失甚至货物被盗的风险。有了可转让货物单证后,国际贸易将不再依赖传统纸质单证,而是会通过更加高效、安全、规范的电子单证完成所有权的转移。
想象一下,在一个理想的未来场景中,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在中国北京完成了可转让电子货物单证的签发,而这份电子单证将在几秒钟内传递到非洲的合作伙伴手中,确保了所有权的即时转移。同时,交易双方还能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单证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这将为全球贸易带来无与伦比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评价,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国际货物可转让单证公约(草案)》或许将成为跨境贸易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此外,可转让货物单证的创设和使用还将有力支持企业现金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将获益良多。一方面,可转让货物单证能够利用在途货物作为贸易融资的担保,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重要的资金周转支持;另一方面,可转让货物单证本身还可以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接受作为贸易融资的增信工具,为金融活水拧上“加压阀”。
“内陆国家对新型所有权凭证的呼声由来已久。此次中国提出创设可转让货物单证的设想,将惠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外贸企业,进一步提升全球供应链的金融灵活性。”胡克汉姆表示。
正如联合国所指出的,公约谈判工作以中国立法建议为起点,立足推进多式联运实际需求,受益于中国政府代表团的积极引领和参与。公约成果将裨益所有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逐渐走向国际规则舞台中央的有力见证。通过这项公约,中国正在为全球供应链的法律框架建立更加高效、透明的规则,同时也在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各国商人、企业、银行还是政府部门,都将在这一框架下获益。更重要的是,全球贸易将因此迎来更加高效、透明和安全的新纪元。尽管这项公约的落地和执行还需要时间,但它注定会在全球贸易的舞台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建坤)
不久前,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贸易法委员会)第六工作组举行最后一轮工作组会议,审议由中国倡议发起的《国际货物可转让单证公约(草案)》。该草案聚焦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运单国际化建设中的实际需求,旨在通过推动贸易法委员会相关立法工作,探索解决因“铁路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属性”而带来的国际贸易交往
2025-05-18 07:29:00中国台湾网5月14日讯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中新社记者:近日,赖清德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称,大陆利用自由贸易体系以低价商品倾销全球,鼓吹建立全球半导体“非红供应链”,并称在对等尊严前提下愿与大陆交流合作,谋求两岸和平共荣,但又称其
2025-05-14 11:24:00向世界传递河北开放合作诚意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北活动周5月26日至28日举办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米彦泽、林靖晗)从省政府新闻办5月13日举办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北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北活动周将于5月26日至28日在大阪世博园中国馆举办。202
2025-05-14 07:21:00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题:新项目试验成功 期待中国运动员持续提升影响力——专访世界田联主席科新华社记者王沁鸥、张悦姗、王浩明日前,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广州落下帷幕。在比赛中,6项冠军各归其主,5个项目各14个世锦赛席位分别产生,新项目4X100米混合接力首次亮相世界大赛赛场。亲临比赛现场的世
2025-05-13 23:18:00赵祖乐2025中国雪茄(四川)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将于5月25日至29日在第二十届西博会主会场16号馆“雪茄博览会”专区举办。本届雪茄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中外雪茄及周边产业发展成果,举办涵盖雪茄原料、雪茄产业发展的系列专业研讨会,进一步弥补国产雪茄发展短板,促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业
2025-05-13 22:24:00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陈晗报道:连日来,中国药都江西樟树义成镇罗港村 5000亩栀子花海如约盛放!白色花瓣随风摇曳,清雅花香沁人心脾。义成镇位于樟树市西北部,历史上是赣中地区的农业重镇,地处平原与丘陵过渡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5月17-18日,樟树市第三届栀子花文化旅游节在
◆热得像“焗桑拿”!强降水+强雷电再袭广东!珠海天气→ ◆2025年吉林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启动,“文化惠民 文化为民”文艺演出在长春上演 ◆赶紧关窗,已抵达武汉 ◆莎拉·布莱曼领衔!托尼奖神作《日落大道》深圳连演十余场 ◆贵阳一小米SU7发生车祸致人伤亡?交警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