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7日电(记者王美华)4月20日将迎来谷雨节气,这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陈平提醒,此时养生要顺应节气特点,重点做好祛湿健脾,以安然入夏。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寓意春雨滋润、五谷萌发。”陈平介绍,此时,南方多雨湿润,北方升温明显,空气湿度增大。中医认为,湿邪易困脾伤胃,阻滞气血,导致人困乏无力、关节酸痛、影响睡眠。因此,谷雨养生的重点是祛湿、健脾,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好才能化湿、养气血。
在饮食调理方面,陈平建议遵循“清淡为主,健脾为先”的原则,多吃“红”与“绿”:适当多吃红豆薏米粥,搭配茯苓、山药,有助祛湿,脾胃弱的人可以加点陈皮理气;绿色蔬菜如芹菜、苦瓜等清热利湿,可帮助肠胃保持清爽状态。同时,要少吃冰饮、肥肉等生冷油腻食物,适当饮用姜茶或茉莉花茶,可暖胃化湿。
起居方面,建议“春捂适度”。陈平解释,谷雨时外界湿气重,易在体内淤积,穿衣不宜过厚,适当出汗有助于排湿。但是,夜间需特别注意腹部和脚部保暖,防止湿邪乘虚而入。同时要“动静结合”,他建议每日保持半小时温和运动,如散步或拉伸,以微微出汗为宜。居家可巧用艾叶,用其泡水擦地或进行艾灸,借助艾叶温性驱湿散寒。
穴位按摩是祛湿妙招。陈平介绍,祛湿可以按揉阴陵泉与足三里两个关键穴位: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凹陷处的骨突点,每日按压3—5分钟可健脾祛湿;足三里在小腿外侧膝下四指宽处,同法按摩能调脾胃、补气血,缓解疲劳。两穴早晚各按一次,按压时酸胀感明显者,提示体内湿气较重,坚持按摩可使气血更通畅。
针对谷雨易发的关节酸痛,陈平建议可用姜水泡脚后按摩小腿,可驱散寒湿。若出现失眠症状,多与湿邪困脾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有关,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或藿香正气水,配合艾灸神阙穴或足三里。若失眠伴随肩背酸痛,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尝试针刺神门、内关等穴位,以宁心安神。
谷雨时节,乐清市芙蓉镇前垟村的220亩梯田芍药进入盛花期,花团锦簇、花香四溢,游人纷至沓来。近年来,乐清市芙蓉镇因地制宜,以花为“媒”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具有药用价值又有生态观赏价值的芍药等中药材种植,促进农旅多元化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图为4月20日,游客在乐清市芙蓉镇前垟村芍药种植基地赏花游
2025-04-22 14:09:00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意于“雨生百谷”此时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加快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好时节民间有关谷雨的谚语不胜枚举诸如“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谷雨落一滴,夏季雨淋淋”等无不体现古人对谷雨节气的重视堪称未来气候风向标“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江西农村也常依此安排农事春渐远,夏将至气温
2025-04-20 17:02:00如今,很多家庭都备有养生锤,人们会用它捶捶打打、刺激经络穴位,缓解身体疲劳。您知道吗,养生锤的使用也有讲究,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下。使用养生锤 手法要正确《黄帝内经》提到“导引按跷术”,即可通过捶背、敲脚等按摩方法,敲打经络、经筋、穴位,起到舒缓疲劳的作用。在使用养生锤时,人们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重缓捶
2025-04-18 15:32:00鲁网4月18日讯 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莒南县第三幼儿园开展"童趣谷雨"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中,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动画和互动游戏,带幼儿“知谷雨,品习俗,趣创作”。引导幼儿了解节气、关注时令、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孩子们用彩泥
2025-04-18 11:47:00本报北京4月17日电(记者王美华)4月20日将迎来谷雨节气,这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陈平提醒,此时养生要顺应节气特点,重点做好祛湿健脾,以安然入夏。“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寓意春雨滋润、五谷萌发。”陈平介绍,此时,南方多雨湿润,北方升温明显,空气湿度
2025-04-18 09:54:00